健康科普
老花不可怕
应对有妙招
“40岁后看手机要拿远,开会偷偷戴老花镜怕被同事发现…”这种困扰其实有个专业名字——老视(俗称老花眼)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有哪些科学的矫正方式?德阳眼科医院带您了解。
老花眼的真相,不是病,但可以干预
● 生理原因。晶状体逐渐硬化 + 睫状肌调节力下降(类似相机无法变焦)。
● 年轻化趋势。长期看电子屏幕、用眼过度可能导致调节力提前衰退。
● 常见误区。
▸ 近视的人不会老花?(错!可能面临“近视+老花”双重困扰)
▸ 老花镜随便买就行?(需验光,否则可能加重眼疲劳)
矫正方法不止一种
1️⃣ 常规方案:光学矫正
● 单光老花:适合仅需看近的人群。外出搭公交、排队等要保持社交距离。
● 渐进多焦点眼镜:同时解决看远、看中、看近需求(需适应期)
2️⃣ 手术方案:特定人群可考虑
● 适用条件
▸ 年龄40岁以上,屈光状态稳定
▸ 无严重眼底疾病
▸ 对视觉质量有较高需求(如摄影师、教师、驾驶员等)
● 常见术式
▸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(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,同步解决白内障)
多焦点人工晶体就像给眼睛换了一个"智能镜头"——它能同时兼顾远、中、近三种视力需求。通过这种晶体置换手术,不仅能解决老花或近视问题,还能让白内障患者术后摆脱眼镜的束缚,看远看近都清晰,日常生活更轻松。
科学用眼小贴士
●20-20-20法则:每用眼20分钟,看20英尺(约6米)外物体20秒
● 饮食辅助:适量补充叶黄素(深绿色蔬菜)、维生素A(胡萝卜)
● 定期检查: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综合眼健康检查。
温馨提示:老花矫正需个性化选择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。若出现突然性视力变化,请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眼病。